近日,連云港港生產傳來捷報,該港1—6月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13440.77萬噸,同比增長6.29%,再創歷史同期新高,順利實現“時間過半、任務過半”。
“干”字當頭 生產上量攀新高
風電設備出口74.38萬方,同比增幅145%;膠合板出口212.7萬方,同比增長141.4 %;機械車輛出口67200臺,同比增幅66.9%……連云港港多個貨種在上半年呈現了“爆發式”增長態勢。
取得這么好的成績,得益于今年以來,連云港港以“開新局、奪首勝”為目標,統籌全港資源,發揮調度、安全、信息等生產合力,作業效率不斷攀升;開展“全員走市場”行動,強化“固老拓新、親近求遠、整體作戰”市場開發策略,重抓件雜貨快速上量,拉高主體貨源“高峰”,擴大新貨源的增長點,實現多個“首次突破”:成功開展首單糧食“水轉水”業務,成功開發有色礦接卸、混礦作業等新客戶,南北兩翼港區首次開展膠合板裝船作業等等?!俺晒σM新客戶,是對我們港口生產組織、市場開發的一次充分肯定。”連云港港口控股集團副總裁王新文表示。
除了“引進來”,上半年,連云港港口還堅持“走出去”,強化港企合作、港港聯合。他們與中遠海運、太倉海運、中谷物流等航運企業深入交流,力推集裝箱內貿中轉中心建設;與上海鐵路局、烏魯木齊鐵路局加強合作溝通,保障火車發運順暢,共建陸海聯運通道;接連拜訪福田汽車、大河紙業等企業,與順豐泰森控股、浦銀金融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,并積極聯動海事、海關等口岸單位,打通港口服務全鏈條,升級戰略合作伙伴關系,讓港口口岸品牌更為響亮。
這是對內聯外合、擴大朋友圈的共贏效應。今年前6個月,在鐵礦砂、煤炭、紅土鎳礦、膠合板、機械設備、液體化工等主要貨種支撐下,連云港港最終取得了吞吐量增長6%以上、外貿量增長11.68%的亮眼數字,強勢實現“半年紅”。
“創”字為先 服務客戶亮新招
7月7日,2200多臺上汽汽車搭乘“帕格納”滾裝船舶,開啟以星航運在連云港的歐洲滾裝航線首航之旅,這也是連云港港近年來開通的第15條海外滾裝航線。
今年以來,連云港港布局新航線,開辟新通道,推廣業務新模式,服務客戶舉措頻亮新招。上半年,該港口將“美西—中國—南亞”遠洋干線升級為“美西—中國—美東”鐘擺航線,開通海南、威海、南沙等集裝箱內貿航線,加密歐洲滾裝航線,持續擴大海運“服務半徑”;同時,先后開通虞城、重慶、洛陽(伊川)、淮北、西安等內陸城市至連云港海鐵聯運通道,利用大陸橋走廊,將港口功能不斷延伸至客戶家門口;積極探索開頂箱糧食換裝海運箱出口業務,攜手徐州開展“國際班列+海河聯運”業務新模式,推廣煤炭“散改集”海河聯運,開啟國際集裝箱集拼出口業務“先報后裝”模式,讓創新成為優化客戶服務的“重要砝碼”。
“特別是‘合肥—連云港’整車出口海鐵聯運通道的正式開通,進一步唱響了企業‘借港出海’的‘經貿大戲’?!苯K連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東方港務分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許賀表示,為客戶實事,全面提升服務質量,一直是他們的服務宗旨,這也是雙方合作共贏的局面。
上半年,連云港港口海鐵聯運量完成33萬標箱,到發國際班列270.2列,霍爾果斯無水港完成換裝量12.3萬TEU,同比增幅29.7%,成為客戶首選國際國內中轉港。值得一提的是,全球最大進口化肥船“DOUBLE PRIDE”靠泊連云港港,刷新該港靠泊紀錄;“五一”期間,該港滾裝車輛出口更是在5天之內兩次刷新了出口紀錄;LNG罐式集裝箱整船首次進靠連云港港;連云港港旗下郁州海運先后投入“茂港上?!薄叭A達607”兩條集裝箱內貿船舶,在加大港口運力的同時,也為客戶“一解箱愁”。
“快”字為令 科技助力提效率
“網上預約、一鍵進港、雙重運輸……”這是連云港港口通過智能閘口、電子場圖、遠程控制、可視操作等技術應用,初步實現了港內車、船、貨、人、機、場智能化調度。
“通過整合港內運力資源,實現了可調度車輛同比增長66.7%,整體運輸效率有效提升,單日運量激增36.7%?!苯K藍寶星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朱衛新表示,這只是階段性的成果,他們更希望為客戶提供“一攬子”物流解決方案。根據規劃,連云港港將通過在建多式聯運貨運電商平臺,整合公路、海鐵、海河等信息系統,以港口業務為核心,將各方數據進行統一歸并后,實現互聯互通,進而達到貨物“門到港”多種運輸方式的信息協同,即也就實現了全程物流個性定制。
在新蘇港碼頭,幾臺紅色裝車機正在礦石堆場軌道上自如地運行,而遠在中控室內的大屏上不斷閃現著最新裝車數據和實時作業計劃,這是連云港港最新投入的自動化礦石裝車作業系統。通過這套系統,礦石裝車作業效率相繼于人工手動作業足足提升了20%。同樣,在智能化裝備的引領下,連云港中哈物流基地首次完成晝夜裝卸國際班列6列,換裝作業效率較以往提高近一倍,作業時間縮短一半。
借力科技創新,保障作業效率,提升服務水平,這一系列的“改變”受到了客戶、口岸相關單位的一致好評。除此之外,連云港港口加快淘汰、更新排放超標機械車輛,推進新型機械設備配置、技術工藝改進等項目,建成投運國內首套岸電儲能一體化系統,積極推動國內首艘純電動拖輪建設,更顯國際樞紐海港“綠”動十足。
(轉載自中國港口網)